7月24日至28日,第十一屆青少年數學創新營在沈陽師范大學成功舉辦。活動由全國青少年數學創新系列活動組織委員會、全國青少年數學創新營組織委員會、數學創新網、數學周報社等單位聯合主辦,由遼寧省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研究會、沈陽師范大學等單位承辦。活動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將數學素養與創新能力提升、研究性學習、科普競技活動、科創研學體驗、綜合素質能力提高有機融合,為廣大兼具數學學科特長及創新潛質的優秀青少年,提供成長、展示、競技、合作交流的平臺。

111.jpg

    遼寧省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研究會副書記白廣申教授,沈陽師范大學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院長孟憲吉副教授,著名書法家、世界創新(遼寧)教育科技中心副主任白光,遼寧省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研究會常務理事、原《初中生學習指導》雜志主編王秋萍,沈陽師范大學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教研室主任門博副教授,《初中生學習指導》雜志主編康玉梅,數學周報常務副總經理、社長張瑞,遼寧省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研究會駐會秘書長王峰,沈陽市數學會駐會副秘書長雷添淇等嘉賓出席本屆數學創新營閉幕式,并為獲獎營員頒發證書。

222.jpg

    科普競技環節分為個人能力展示活動和團體合作展示活動。在個人能力展示活動中,營員們腳踏實地、爭分奪秒,經歷個人競速環節、個人趣味數獨環節、個人素養展示環節三項比拼,檢驗了自己的數學能力,最后共有10名營員獲得個人能力展示活動一等獎;在團體合作展示活動中,營員們巧用戰術通力合作,以小組的形式參加接力競技環節和分工合作競技環節,最后有2個小組脫穎而出,分別奪得兒童組、少年組團體總分第一名。活動中各組分秒必爭,競爭激烈;志愿者和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兢兢業業,保證了活動的公平、公正。

333.jpg

    活動期間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科創研學體驗活動,從古生物探秘研學,到對科技創新發展的代表企業新松機器人的進一步深入了解,再到羅陽科學精神傳承科普報告與沈飛航空博覽園參觀游覽,營員們在科普體驗中成長,在成長中思考。在科普競技環節及科創研學體驗之余,還安排了益智競技展示活動,寓教于樂,啟發營員們懂得取舍有大局意識的重要性,并通過創新的思維找出獲勝的秘訣。

666.jpg

    閉營儀式上,各位嘉賓票選出本屆最佳營員丁宣堯同學,由白光先生現場書寫證書頒發。丁宣堯同學在閉幕式發言中講到:“盡管‘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但我堅信,我們是兩條相交線,終會再次見面,想必那時的我們必定懷念這段難以忘卻的時光,‘數學讓我們更親近,我們因創新更精彩’,希望我們頂峰相見!”

    本屆數學創新營不僅是對營員們數學實力的一次檢閱,更是對營員們創新能力的一次難得的綜合實踐,通過活動有助于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團隊協作能力的加強;有利于培養積極向上、頑強拼搏的精神;在活動中各位選手展現了積極進取、頑強拼搏、奮發向上、勇攀高峰的旺盛斗志。

888.jpg

    白廣申教授在閉幕辭中說到:“希望大家志存高遠、勇擔重任。未來積極投身數學等基礎學科的學習和研究,勇于發現并不斷創新,進而有能力破解未來各式各樣的“卡脖子”難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應有力量。志向決定人生的高度,而是否能吃苦則決定你能否到達應有的高度。‘向上攀登的路,比站在頂峰更令人心潮澎湃。’小營員們通過幾天的獨立生活,學會了如何懷著感恩之心與身邊的朋友和諧相處,期待你們回到家后,依然繼續堅持這些好習慣,努力做更好的自己,不斷成長與進步。”

    短短五天的數學創新營,讓一群熱愛數學、具有數學天賦和創新潛質的孩子們走到了一起,從陌生到相識;讓營員們對數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感受了數學之美、數學之趣、數學之用、創新之妙,進而更加熱愛數學與創新;數學創新營期間精心安排的各項活動更讓營員們懂得了團隊協作的力量。在數學創新營中,營員們不僅收獲了知識,更獲得了成長。